点击:41
分享

案例简介

主讲人:张京蒲

所属单位:广州市财经商贸职业学校

专业层次:高职课程

专业大类:财经商贸大类

专业类:工商管理类

应对产业:现代服务业

届别:第十五届

分享时间:2022.03

工业门类:其他

更多信息>>

        一、课程整体设计
        二、教学实施
        三、学习效果
        四、反思改进
        宏观层面:
        课程应服务于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不能无限放大单一课程的作用,试图靠一门课程达成整个专业的培养目标。
        课程汇报应包含课程性质、任务、核心素养与目标、课程结构(模块、学习分配、内容、资料、实施等),回答课程存在的理由、教什么、谁来教、在哪教、怎么教、怎么学、怎么评以及未来方向等问题。
        微观层面:
        教学案例习题的序化和连贯性,如高等数学与市场营销专业的融合,形成系列化、连贯的案例习题集,而非零散的。
        课程目标与课程思政的融合,不应在知识能力素质目标之外额外添加思政目标,而应将思政元素融入教学全过程,突出价值导向。
        课程建设的整体观,素质目标的描述应与知识目标和能力目标的表述保持一致,建议使用“养成”或“具有”等描述,以学生为主体。
        优点:
        明确了课程在专业和专业群中的位置和作用,强调服务专业人才培养目标。
        提出了课程建设的系统性思考,包括汇报内容和教学设计的全面性。
        强调了课程思政的重要性,提倡融入式教学而非形式上的添加。
        建议:
        需要进一步明确和细化课程如何更好地服务于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具体实施策略。
        在课程设计和实施中,应注意案例习题的连贯性和序化,避免零碎分散。
        课程目标的描述需要更加精准和一致,特别是素质目标的表述,以学生为主体进行设计。(点评专家:徐汉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