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9
分享

案例简介

主讲人:孙波

所属单位:毕节职业技术学院

专业层次:高职课程

专业大类:农林牧渔大类

专业类:农业类

应对产业:现代农业

届别:第二十三届

分享时间:2022.11

工业门类:医药制造业

更多信息>>

        一、背景基础
        二、组群逻辑
        三、目标思路
        四、内容举措
        五、预算进度
        六、预期成效
        优点:1、专业群组群逻辑强,对专业群对接的产业链判断准确。面向的职业(岗位群)符合本省本区域的行业发展动态及人才需求。群内专业领域相近,专业岗位相关度高,群内专业培养的人才相互配合,共同服务于专业群的人才需求,人才在产业内可自由流动,专业群的集聚效应和服务功能得到大幅度增强。2、师资雄厚,群内很多专任教师自身都是本区域行业带头人,如铜仁职院的黄雪飞教授,是动物检疫检验高级技师,执业兽医师。贵州省科技专家库专家,贵州省动物卫生风险评估专家,铜仁市动物疫病防控应急专家。3、专业群内核心专业教学成果奖成果突出。如海南州职业技术学院获全国“互联网+”现代农牧业创新创业教学成果奖、省级技能大赛、省级教学能力大赛。有的专业则直接聘请了企业负责人作为兼职教师。如铜仁职院的畜牧兽医专业、海南州职业技术学院的畜禽生产技术专业、4、实训基地针对性强,个别专业群实验室直接针对岗位需求而建,进而有效促进了学生创业就业的无缝对接。5、校企合作深度高,使学生在校内与校外有两种学习环境、使教师有教师和师傅两重身份,学生的职业资格证和毕业证两证融合。如毕节职业技术学院构建了“两平台两模块”课程体系,引入了2个X证书。6、人才培养模式各具特色。都始终坚持服务于本区域经济发展为理念。如铜仁职院的“六双融通、互培共育”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对接岗位,构建融入产业高新技术的教学资源体系,聚焦三新,建设适应产业需求的教材体系和智能课堂。又如海南州职业技术学校提出“双主体两融合三阶段”的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和毕节职业技术学院提出的“五阶递进五课融合”人才培养模式。
        不足之处:在背景分析时,缺少促进本专业群发展的国内、省内重大决策部署文件、产业结构调整政策,以及本区域政府对行业发展推动的相关文件,对当前国家政策、本省省情、本区域发展状况的表述不够深入,对技术革新、市场发展、产业发展的人才需求趋势描述不够清晰,对招生市场、同类专业开设情况分析不够,甚至没有。(点评专家:崔丽红)